一、法律規範
1. 依土地稅法規定,土地移轉時,依照土地漲價總數額課徵土地增值稅。採「倍數累進稅率」計算,土地持有期間愈長,稅額通常愈高。
2. 但依土地稅法第28條之一規定,自民國89年1月28日修法生效起,若土地於修法當時為農業用地,且實際作農業使用者,其土地在移轉時可申請以89年公告土地現值作為「原地價」,減少持有期間、縮小漲價總數額,重新計算土地漲價總數額,進而減輕土地增值稅負擔,達到節稅效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、案例事實
- 張姓老農擁有新竹市關埔重劃區土地。土地使用分區已變更為商務專用區。因無法取得農業使用證明書,無法適用免課徵土地增值稅條件。
- 土地公告現值從每平方公尺18元漲至56,000元。
- 預估應繳土地增值稅高達1,018萬元。
- 稅務局主動介入後,建議申請「土地使用分區證明」。確認土地於89年屬農業區,實際耕作中。輔導申請以89年公告土地現值為原地價。
- 節稅成果- 原估稅額:1,018萬元。適用調高原地價後節稅90萬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、結論
儘管土地現已變更使用分區並無法取得現時農業使用證明,惟只要能證明該筆土地於89年1月28日當時為農業用地並實際從事農業使用,即可申請「調高原地價」並適用舊法優惠,合法減輕土地增值稅負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資訊來源: 新竹市稅務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