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 法律依據:
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5條
- 法律重點:
(1) 法律要件: 被繼承人死亡「前2年內」,曾贈與特定親屬(如配偶、子女、父母、兄弟姊妹及其配偶)。
(2) 法律效果: 該筆贈與財產不論是否曾課徵贈與稅,皆視為遺產,應併入遺產總額課徵遺產稅。
- 立法意旨:
(1) 防杜透過生前贈與規避遺產稅。
(2) 保障課稅公平,避免因贈與時間點不同而產生稅賦落差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、案例事實:
(一) 生前贈與時未超過免稅額
- 被繼承人甲君生前於112年3月2日以匯款方式贈與其兒子新台幣220萬元。
- 因112年度贈與免稅額為244萬元,該筆贈與未達免稅門檻,故未課徵贈與稅。
(二) 贈與後死亡
- 被繼承人甲君於113年間死亡,即贈與發生日距死亡日未滿2年。
- 該筆贈與對象為其兒子,屬民法上的直系血親卑親屬。
(三) 遺產稅申報義務
- 雖該筆贈與未達當年免稅額,但因屬「死亡前2年內對直系血親卑親屬之贈與」,依法仍須併入遺產總額進行遺產稅申報。
- 若繼承人漏報,將可能面臨補稅與處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、案例結論:
(一) 法律適用
- 被繼承人甲君於死亡前2年內贈與其子220萬元,即使贈與金額未達免稅額、未課贈與稅,仍須在遺產稅申報中併入遺產總額。
- 該贈與應視為甲君遺產之一部分,依法計入遺產稅的課稅基礎。
(二) 應注意事項
- 繼承人辦理遺產稅申報時,應主動檢視是否有被繼承人於死亡前2年內之贈與行為。
- 對於符合遺贈稅法第15條之贈與對象與時點,即使未課贈與稅,亦須併入遺產申報。
- 若未依法申報該等贈與金額,經查獲將依稅捐稽徵法相關規定補徵稅款並處以罰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資訊來源: 財政部南區國稅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