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
隨著勞動型態日益多元化,非典型工作的勞工比例持續上升,例如營建工程業的層層轉包與平台外送員等臨時勞動形式,使部分從業人員難以納入傳統勞工保險制度。為確保此類工作者亦能獲得職業災害保險保障,《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》特別設計「特別加保制度」,提供合適管道與彈性機制,維護工作者的基本安全權益。
茲將針對該特別加保制度,進行重點摘要整理與說明如下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、特別加保制度目的
(一) 勞動型態多元化趨勢下的制度回應
- 營建工程產業特性使工作層層轉包,小型工程多由個人承攬完成。
- 非典型工作普遍化,如外送平台勞動者多為臨時性、短期性工作型態。
- 勞工利用下班或假日進行兼職性質之非受僱工作日益常見。
(二) 設立特別加保制度之目的
- 建立彈性、簡便的保險參加機制,讓非典型勞工能納入職災保險保障範圍。
- 強化勞工工作與生活安全保障,減少職災風險對個人及社會的負擔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、特別加保制度適用對象
例如:營建工程業之工頭及其僱用之點工。
(二) 實際從事勞動之人員
例如:平台外送員。
(三) 符合勞動基準法第45條第4項規定的童工
例如:拍攝廣告之童星等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、特別加保申報方式
(一) 申報管道
- 統一超商ibon機台。
- 勞保局官網(勞保局官網)。
- 勞保局公布之職業工會名單。
(二) 保險效力及預約加保
1. 保險效力自保險費繳納完成之實際時間起算。
2. 雇主或勞工必須在工作前完成特別加保申報及繳納保險費。
3. 預先知道工作日期者可提前10日預約加保,保險效力自指定日期生效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四、實施成效與統計數據
(一) 累計申報成長情形
截至114年3月底,累計特別加保申報單位達154,889家,被保險人數達274,868人。
(二) 月度申報成長數據
- 114年3月單月申報單位數為8,273家,被保險人數為13,770人。
- 相較111年5月制度開辦首月,申報單位數與人數皆大幅成長(首月分別為1,741家及2,672人)。
(三) 成效說明
- 數據顯示制度獲得廣泛採用,愈來愈多非典型勞工獲得職災保險保障。
- 特別加保制度有效提升非典型工作者的職災風險抵禦能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五、資訊查詢與後續行動
欲進一步瞭解者,可參考以下官方資訊:
- 勞保局網站:(特別加保對象專區)
- 路徑:業務專區 >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> 納保對象 > 特別加保對象專區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資訊來源: 勞動部全球資訊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