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
為強化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措施,並因應業界實務需求,衛生福利部於6/4日正式發布修正後之「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」。此次修正重點除擴大適用範圍至所有食品業者外,亦涵蓋倉儲運輸溫控、從業人員教育訓練與衛生要求、外送平台衛生規範、即食食品處理規定及食品添加物販售管理等九大項目。
衛福部強調將持續配合地方衛生機關進行稽查,違反者將依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」裁罰。
茲將修正重點摘要整理如下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、規範適用對象擴大與制度基礎修正
(一) 擴大適用對象
- 原本適用於食品製造業者之各項規範,
- 修正後適用對象擴及所有食品業者。
(二) 修正管理制度內容
- 包括製程與品質管制、
- 檢驗與量測管制、
- 文件與紀錄保存等重要衛生管理機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、倉儲與運輸條件規範強化
(一) 倉儲、運輸條件變更須具依據
- 如改變原先設定之儲運條件,
- 須提出合理原因及依據。
(二) 運輸溫度監控
- 增訂抽測運輸車廂內環境溫度。
- 使用具冷凍/冷藏功能設備運送時:
(1) 須抽測廂體或容器內環境溫度。
(2) 若載運冷凍食品,車廂體內溫度不得高於攝氏-12度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、從業人員管理與教育訓練修訂
(一) 健康檢查與教育訓練新規定
- 刪除結核病檢查規定。
- 教育訓練可由業者自行或委託專業機構辦理。
- 明定教育訓練時數:
(1) 新進人員須完成至少三小時教育訓練。
(2) 從業期間每年至少應接受三小時再訓練。
(二) 現場作業要求
食品從業人員於作業場所應佩戴口罩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四、外送平台衛生規範新增
外送服務管理要求--
外送平台提供食品外送服務者:
(1) 外送員於執行任務過程中,
(2) 須依據新訂定衛生管理規定辦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五、食品添加物販售管理強化
專區專人專冊管理制度---
販售食品添加物者應:
(1) 設立專區販售、
(2) 指定專人管理、
(3) 建立專冊紀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六、即食食品調理與儲供規範
(一) 菜餚貯存與供應標準
調理菜餚應有明確時間與溫度管理。
(二) 手部衛生行為規定
從業人員在處理即食食品時:
(1) 不得同時或接續接觸金錢,
(2) 或其他具有污染風險之物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七、特殊食品製造業定義修訂
罐頭食品製造業重新定義
原「低酸性及酸化罐頭食品製造業」修正為:
熱殺菌密閉容器包裝之低酸性食品與酸化食品製造業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八、食品容器與清潔劑業者納管擴大
(一) 食品器具及容器管理擴大
- 原限於塑膠材質之製造業者,
- 修正後擴大為所有材質類型容器與包裝製造業。
(二) 食品用洗潔劑業者管理新章
- 新增食品用洗潔劑製造業管理專章,
- 強化產品製程與安全標準管理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九、執行與裁罰機制
(一)稽查與輔導作為
衛福部與地方衛生局將持續查核業者實施情形。
(二) 違規處理規定
- 若業者違反規定,
(1) 依「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」第8條第1項規定,
(2) 可依同法第44條第1項第1款命其限期改正。 - 屆期未改正者,處新臺幣6萬元以上至2億元以下罰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結語:
此次「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」修正,旨在全方位提升食品業者的衛生管理能力,確保食品安全不僅止於製造端,更涵蓋運輸、銷售、外送等多元場域。衛福部呼籲業者詳閱新制規定,配合落實相關措施,以建立更完善的食品安全防線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資訊來源: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